正文 54、当日那方士还吟了一首

作品:《诸朝争霸

    皓月当空,群星璀璨。

    出了长安城西,一眼望去,渭水边搭着绵延数里的大帐,花团锦簇,篝火处处,将河水与营地印照得一片火红。

    走近一些,鼻间尽是烧烤野味的幽香,耳边有靡靡丝竹之音环绕,大汉朝的统治阶层齐聚一堂,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贺寿。

    营地外围有重兵把守,一直绵延至渭水上游,免得有人在水里下毒,将权贵们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亮过身份铜印之后,韩岩孤身一人进入营地,在绵延接踵的大帐间穿梭,寻找爷爷韩颓当。

    “呦,这不是岩世子吗?”声音自背后响起,字里行间充满调侃意味。

    韩岩闻声回头,嘴角微微扬起弧度,也打趣地回:“原来是衍世子,弓高侯国一别,别来无恙。”

    刘衍一看他那个笑容,心里便没缘由地突突起来,僭越之事才过去半年时间,他还没忘记有把柄在人家手里,不过还是难掩幸灾乐祸,“岩世子看样子是在寻人,不会是在找你爷爷弓高侯吧?”

    “嗯?”韩岩眉头一挑。

    刘衍:“你应该去最后边的大帐找,那里有一片小草场,专门圈养猪羊以供诸侯们烧烤食用,说不定弓高侯在那儿。”刘衍指了指蔓延数里的大帐最后方。

    “哦?你知道他在那?”韩岩狐疑。

    “岩世子去了便知。”刘衍戏虐地说。

    韩岩心里觉得不对劲,但只迟疑一下还是向后边走了,也如刘衍所讲,爷爷韩颓当真的在这里,情况却不妙。

    月色朦胧,篝火堆上的焰光噼啪作响,肥美烤肉香气四溢,渭水河上波光粼粼,燃似火海,韩颓当指着河边的一片空地,怒道:“我凭什么不能把大帐搬来这里?”

    “这块营地是给济阴王用的,你将大帐搬来这里会堵住他的帐门,往来人员如何通行?”少府神两手兜在袖子里,面容无畏。

    少府机构庞大,汉景帝的寿诞便由他来操持,诸侯们的帐位也是他布置的。

    韩颓当面色发黑,济阴王是梁王刘武的儿子,窦太后的孙子,刘武虽然挂掉了,可还有奶奶疼,地位自然要比他这个诸侯高,与其相争是自取其辱,“那我的大帐被分配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你被分配在最后边的帐内。”少府神抬手指了指绵延的大帐最后头,远远便看见一群猪羊在晃荡。

    韩颓当恨的咬牙,“那是人住的地方?旁边便是猪圈,蝇虫漫天飞,说是帐,里头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,你是成心羞辱我?”

    “不敢,弓高侯地位尊贵,我哪敢羞辱您,可是大帐稀缺,要不您去和陛下说说,或者和燕王讲一讲,让他们将大帐让给你?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韩颓当目欲弑人,却也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根据皇家礼仪,夜宴的大帐有大有小,最前排的全是巨型营帐,第一个是皇帝的,第二个是皇太子的,会根据尊卑贵贱来占据位置。

    诸侯们也一样,要根据地位和实力来分配营地,弓高侯国的封地在所有诸侯中算最小的,实力也是最弱的,韩颓当曾跟随父亲韩王信投降匈奴,子孙有匈奴血统,虽带领部下回归大汉,还被封侯,可大汉帝国的诸侯们还是看不起他。

    再加上韩岩和少府神有怨,彼此利益相争,波及到他,少府神借此机会给他穿小鞋,还让人无话反驳。

    往日旧怨加新仇,你对我来也便罢来,敢为难我爷爷,韩岩想了想,径直往前走,“卑下叩见神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少府神诧异了一下韩岩的到来,见他嘴里说叩,却不下跪,抓着鸡毛当令箭,当场便发飙呵斥:“见到上官如此无礼,说叩不叩,这便是你们弓高侯国的家教?”

    韩颓当面色铁青,对少府神的冷嘲热讽、巧言令色,完全还不上嘴。

    韩岩却笑了笑,直起腰杆,正面直视少府神,“神大人,我看你是利令智昏了,我在太子宫长大,与太子殿下刘彻受同等教育,你说我无礼没有家教,难道是对太子宫,对我的老师卫绾有意见?还是影射来日至尊不懂礼仪?”

    话没讲完,少府神便双眸收缩,一声高喝:“住嘴!不知羞耻的狂徒。自己无礼,还敢谈及皇太子,改日我定要向卫绾问一问他是如何教育弟子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受什么教育,神大人还是不要关注了,想让我跪,你有这个资格吗?莫非你以为你的地位等同陛下,等同皇太子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少府神一愣,便脸色铁青。

    大汉朝除去宫廷礼仪是明文规定的,其余礼仪全是自发行为,现在还有独尊儒术,儒家礼仪没有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朝廷也没有规定下官见上级要跪,百姓见官员要跪,甚至见到皇帝都未必跪。

    之所以跪,是自发行为。

    他这个少府老大,韩岩便是不跪他,也无话可说,至多只能讲一句竖子无礼罢了。

    替爷爷争回话头,呛住少府神,韩岩便不再多言,弓高侯国弱小是不争的事实,多说无益,但猪圈旁边的小帐是不会住的,去伯父韩婴那里借宿一晚便是。

    而此时,似宫殿的皇帐之内,火把闪烁,烛灯嚯嚯,将士环卫,甲胄鲜明。

    从远处望去,黑红相间的巨大营帐宛如巨兽蛰伏于黑暗之中,散发威严气势和令人敬畏的幽光,也将四周的一切吵杂远远隔离在外。

    随着一阵凉风吹过,营帐帘幕摇摆,依稀从幕帐缝隙间观望,可见灯火摇曳,丝竹靡靡,歌舞升平。

    汉景帝高居皇位,竟将龙椅运了过来,在灯火闪烁下耀目不可直视。

    下边皇子们左右两排,诸侯们环绕帐内,欢声笑语,敬酒劝食,一片和睦。

    诸侯子嗣们也三五成群,放浪形骸,游走于夜宴会场,对歌姬舞妓评头论足。

    刘不害和刘衍站在角落里,偶尔对往来的诸侯二代们笑笑,便交头接耳叙旧。

    “我刚才碰见韩岩了,弓高侯的大帐被安排在猪圈附近,少府神故意羞辱他,我看韩岩这次怎么办。“刘衍嘿嘿笑。

    刘不害和韩岩有交情,自然帮着他说话:“别看岩世子年龄小,胆略却高,我还没见他吃过亏,那少府神迟早要倒霉。”。

    “那便要看谁的手段厉害了。”二人不想再议论这个话题,刘衍用胳膊肘子捅了捅刘不害,挤眉弄眼悄悄问:“你准备辞赋没有?”

    “你准备了?”

    “我买了三首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点少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刘衍愣愣瞄他一眼。

    “我准备了十五首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刘衍:“你父王的日华宫有那么多儒生,真是爽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像女焉、皇彘那样一鸣惊人就好了。”刘不害有点羡慕地说。

    “今日便是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两人正嘀咕着,便见营帐中心地带有皇子起身,看那瘦消模样应该是胶西王刘端,似乎是要吟词作赋,大展才华。

    诸侯子嗣们怀着一鸣惊人想法的不在少数,一见刘端开了头,便跃跃欲试,一窝蜂涌向中心地带。若能得到皇帝赏识,不只可以给自家老子长脸,还能名扬天下,博得才名,为日后继承王位打下基础。

    刘衍和刘不害第一时间靠近中心地带,便见刘端声情并茂般吟唱。

    “咫尺也天涯,离合空余恨。”

    “缘起缘消天之意,人世沧桑几?”

    “贺词歌一曲,祝父皇年年岁岁春常在……”

    刘端还没吟完,现场便响起细碎地议论。尽管心里清楚这词肯定是刘端买来的,但还是觉得很惊艳,哪怕不懂文学的大老粗诸侯们都觉得这词有内涵,语句颇有深意,并且紧套给皇帝祝寿的主题。

    只这一下子,营帐内的诸侯子嗣们便有百分之九十九垂头丧气了,自己买的词和人家这个一比,简直云泥之别,即便拿出来也是献丑,反而衬托刘端这首词的意境,自讨没趣。

    “吾儿竟有如此才华?”等刘端吟完,汉景帝便第一时间询问,很是诧异。

    “禀父皇,儿臣在胶西国这些年励精图治,苦读经书,钻研学说,这首词也是偶有所感之作,字字句句皆是心血,物色了三年时间才成词,只为给父皇祝寿时增添一点喜庆。”刘端眉目低垂,恭恭敬敬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,吾儿孝心可嘉,当得才华横溢。”汉景帝赞赏了一句,便向四周的诸侯们发问:“大家觉得端儿这首祝寿词如何?”

    刘德:“意境深远,旷世大作。”

    刘余:“端端端端端……好词词词。”

    刘非:“……”

    诸位皇子不管服不服气,哪怕心里腹诽万分,但脸上全是恭维之色,不想触皇帝的眉头,大臣们更是如此,趋炎附势有一手。

    一时间整个营帐内全是赞美之声,让胶西王刘端扬眉吐气,病恹恹的身子似乎也有了好转,在烛火的照耀下,脸上发光。

    刘不害和刘衍互看一眼,唉声叹气,黯然失色,心知今日是白准备了,刘端的祝寿词太精彩,自己买的词完全无法与之相比,或许只有司马相如当场作赋一首才能压其风头。

    他们俩不行,不代表别人也不行,起点高、词句好,都不是问题,一山还有一山高。

    江都王刘非吹捧了刘端几句,心里很是不爽,别人出风头,我却只有看的份儿,这如何能行?

    稍一寻思,他便出列,与刘端并列面对汉景帝,行礼说:“父皇,前些年七国之乱,儿臣担任将军,奉命击破吴国,期间偶然得词一首,以纪念父皇戎马一生。”

    “哦?你也有词?”景帝有些纳闷了,平日里一个个嚣张跋扈,不学无术,屡屡犯禁,被大臣所病垢,今天怎么到都文采飞扬了?

    刘非却不管皇帝怎么想,只是恭敬说:“父皇过寿,儿臣应该有所表示,往日里所积攒下的文墨都等着孝敬父皇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吟来听听吧。”汉景帝用手帕捂着嘴,轻轻咳嗽了两声,将手帕放在案桌下,低头一看,隐隐有血迹,便面不改色的又将帕子塞入衣襟中,平静注视堂下的江都王。

    刘非沉吟了一下,便开口道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……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……”

    正在他吟词的时候,幕帐被掀起,韩岩和弓高侯相随入内,进门便见里里外外围着好几层,诸侯和子嗣们正踮起脚尖向内观望,韩岩凝神倾听,便是一怔。

    这声音如此熟悉,这首词……

    “马作的卢飞快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弓如霹雳弦惊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了却君王天下事。”

    “赢得生前身后名——”

    刘非双目垂泪,仰头注视发根泛白的汉景帝,似发自内心的感怀和伤感,自己的父亲老了,英雄迟暮,壮志难酬,我的父皇怎么能老得这么快……

    “可怜白发生。”

    当颤抖的声音,将最后一句吟完,整个营帐内已经鸦雀无声,唯有刘非眼含泪珠,用情太深,如那汩汩的烛泪,为戎马一生,白发生根而伤感。

    “不知江都王这首词是从何处所得?”

    人群外围,突兀地声音打破安静,让刘非一愣,用别人的词成就自己,多少有些不齿。尽管已经将琴师、画师等人买通,让他们闭嘴,不要将女焉这首词传出去。除了他们,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首《破阵子》的原作者是女焉,自己便可以用这首词惊艳夜宴。若是那女焉不识趣,诸侯王的实力、地位,会告诉他什么才是人生真谛。

    此刻突然被人问起来源,刘非有点慌张,下意识心虚,不敢承认这首词是自己所作,只能打马虎眼说:“是从一莫名方士那里偶得。”

    “哦,江都王大才……”

    人群外围传来的声音不高,显得有些稚嫩。

    刘非向声音的来源望去,寻寻觅觅,却不见人影,那里也无人开口,才要问刚刚是谁发问的,便听那讨厌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    还是那个位置——

    “其实,当日那方士还吟了一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