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目录 第九十二章 皇家园林畅想

作品:《轩辕新明录

    唐云沛和南怀仁的手脚很快,不但北堂的草图,连同中堂主教府的草图也已经完成了。南怀仁和罗文炤特意叫上了苏努和富善、福存兄弟,来军机处见许纬辰,想尽快开始建造北堂。

    设计图上的北堂仍是明朝制式建筑,大门开在安定门大街上,一路三进。第一进是前庭,中间有西式喷水池,两侧有厢房、耳房,第二进是正堂,俯视如十字架形状,第三进是传教士居处,有正房、厨房等等。最重要的是,旁边建有水塔,整个堂内是有“自来水”供应的。

    许纬辰对图纸非常满意,又询问了三个信徒的捐资意愿。富善、福存兄弟二人合资捐献三千两,苏努则令人大感意外,表示自己愿意捐资一万两。姜承志忍不住问苏努,哪里来的这么多钱。

    苏努则非常坦然,说之前因为受到康熙的宠信,负责征收京郊皇庄的租税。京郊皇庄每年租税额收五万多两,但因为有火耗陋规,一般都收到六万两,多余的部分除了打点同僚,自然是入了自己的腰包。现在大清亡了,自己深感罪孽深重,取了这么多的不义之财,不如趁着兴修教堂的机会,捐些出来,毕竟经上说过,“富人难进天国”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许纬辰便写了行文,请文济世安排给予贷款,陆希星安排物料运输,准备开始营建。选址之处是镶黄旗驻地,还有几十户人家,让署理顺天府尹的许天荣择空屋搬迁。

    南怀仁和罗文炤十分高兴,拿了行文,和三位信徒一起告退。

    许纬辰拉唐云沛坐下,一边喝茶一边说道:“京城是首善之地,城市规划需要通盘考虑。这几天我想了又想,觉得还有一些事情要补充的,要不你写下来,回去再改改图纸。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,你尽管说。你越大兴土木我越高兴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也不是喜欢大兴土木,但明清两代对于京城布局的规划建设,确实还有不到位的地方,为了以后的长远计,总得改一改的。”

    “行,你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,这明清两代的京城,是在元大都旧址上修起来的。不同之处在于,元大都南到大明门为止,北面却比现在的德胜门、安定门城墙伸出去一大截,差不多有南面的外城那么宽。”

    “这我知道啊,当年燕王朱棣兴修北京城,还是颇花了一番功夫的。”唐云沛对建筑史颇有研究,自然不可能不知道。

    “我在想,京城经常会面临战事,北面却没有外廓,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,想要像南面的外城一样,在北面也建一个外廓?”唐云沛多少有些惊讶,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极为巨大的工程。

    许纬辰却非常淡然,缓缓地说道:“外廓肯定要建。目前京城的规模,内城最多容纳大约六十万人,南面的外城可以容纳大约二十五万人,但京城需要有百万人口,才能百业兴旺。”

    “道理是这样的,可现在我们完全没有钱啊,建个教堂还要贷款呢。”姜承志有些狐疑地看着许纬辰。

    “修北外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。”许纬辰好像没听到姜承志的话似的,自顾自说了下去,“现在内城住的都是八旗,将来满洲八旗和汉军旗会逐渐调往东北关外,蒙古八旗和一部分满人官员会留下来,我不打算让他们继续住在内城,毕竟他们的语言风俗都与我们不同,不要说谋反了,就是一般的生活琐事摩擦,也不利于京城的安宁,不如让他们都搬到北外廓居住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,不过我们还是没有钱啊。”姜承志继续无奈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等北外廓修好了,也方便在那里开设一些手工业作坊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许!”姜承志见许纬辰继续自顾自地往下说,实在忍不住大声喝道:“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说的?”

    “我听到了。”许纬辰笑了起来,“我怎么会不知道没钱呢。可现在只是务虚一下,谈一谈构想嘛,云沛也要花时间搞设计规划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。”姜承志哭笑不得,只得说道:“那你继续YY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想法是,就恢复元大都的北侧城墙。”许纬辰继续对唐云沛解释道,“元大都的两座北城门健德门和安贞门,现在还有遗址在,我估计一部分城墙的墙基都还在,规划的时候并不难。”

    “别说现在了,现代都知道健德门和安贞门,北京地铁十号线就有健德门站和安贞门站。”唐云沛用手比划着说道,“我去北京的时候还坐过十号线。”

    “嗯,所以嘛,现在是没钱马上开工,但你可以先去当地考察一下,让顺天府派人把旧城墙墙基附近的地区都清理一下,若是有已经被辟为农地、住宅的,可以勒令搬迁,花点钱安置就是了,几百两银子还是出得起的。”

    “行,这个好办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北外廓里的街坊图,你也可以先设计一下。那些满洲和蒙古人住在哪些区域,最好有个比较详细的规划。尤其是蒙古人,最好给他们设计一个会馆,方便招待从蒙古各地来的商人。”

    “咦?你要是这么说,我倒想起来了,布尔尼那边的事还没完呢。”姜承志听许纬辰提到蒙古人,又想起当初想通过朝鲜联络布尔尼的计划,不过可惜未能成功。

    “布尔尼那边就暂时别理会了,他自己没用,本来想送一个蒙古大汗给他,结果他在战场上打不赢,那就只能继续当察哈尔亲王。”许纬辰停顿了一下,又说道,“清朝封了不少蒙古王公,总数有二十多个,我们已经派人去招抚,许诺他们继续享爵、朝贡、互市,索额图也会顺便安抚沿途的蒙古王公。这些人将来来京陛见,也要有个住的地方。老唐,要不再给他们设计一个行宫?”

    “啊?蒙古王公来了只能住在北外廓啊?”姜承志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“住北外廓不错了,清朝都不让他们进城呢。清朝皇室特别害怕蒙古人带来天花,所以在安定门外设立了商馆,让蒙古商人居住,本来也在城外。我们修筑北外廓之后,商馆反而位于城墙内了,你说那些蒙古人是应该高兴呢还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啊……”姜承志恍然大悟,忽然又想起一件事,说道,“对了,我接收内务府的时候,档案上写着城外西北方向有一座行宫,在香山寺附近,我还去实地看了看,比较破败。内务府的人说,这座行宫是明朝传下来的,每年皇帝都要到香山狩猎乘凉,只是这几年打仗,没有费用修葺。”

    “咦,你这倒是提醒了我。”许纬辰淡淡地一笑,继续说道,“从京城到香山,要经过一个很大的湖吧?”

    “对啊,湖的周围有不少小型的私家花园,八旗圈地之后,都成了皇家的产业。”

    “嗯,那个地方就是圆明园、颐和园等园林的选址之处,清朝皇家园林’三山五园’,就建在那个地方。”唐云沛对清代皇家园林建筑非常熟悉,即使没去现场看过也知道是怎么回事,“京城西北近郊泉水丰富,风景秀丽,早在金朝时便已建了’八大水院’,前明时又有不少带有园林的寺庙和私家园林在此营建,最著名的是外戚李伟的清华园和米万钟的勺园,这两处园子的旧址现在还在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倒是没有仔细看,不过你说是那就肯定没错啦。”姜承志笑呵呵地说道。

    许纬辰看了看二人,说道:“这片地区现在产权被我们划到了大明皇帝的名下,将来有钱有闲了,是要建园林的。”

    “啊?我们要像乾隆一样大建园林吗?那不成了史上最奢侈的穿越者了?”

    “园子一定要建,建园子能塑造皇家威严,大不了建成之后,买票参观,多少能赚回来一点吧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